笔趣看 > 五代逆天 > 第22章 限制党项(1)

第22章 限制党项(1)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22章限制党项(1)

    郭威登基之后,不顾年过半百,身老体弱,在床上努力的耕耘了一阵子,可惜,老来得子的梦想还是一场空。更重要的是,或许是郭威的身体也渐渐出了问题,或许是郭威认为这个时候生个儿子出来。自己年纪大了,养子郭荣的权利还不小,这么以来,很可能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于是,郭威也放弃了再生个儿子的念头,开始认真的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了。

    郭威原本是有儿子的,可惜都在汴京之变中被李业给屠杀殆尽,这世上算的上亲人的只有三个,养子兼侄子柴荣(郭威是柴荣的姑父),外甥李重进,女婿张永德,在现在人的观点来看,这张永德的地位至少不应该比郭荣差,可惜,以古人的观点,嫁出去的女儿犹如泼出去的水(刘备不就经常叫嚣老婆如衣衫嘛),这张永德根本就不算是郭家的人。

    而在侄子和外甥之间,郭威是倾向于侄子的。郭荣是郭威原配夫人柴氏的侄子,生父名叫柴守礼,这柴守礼不是个东西(郭荣当皇帝以后,这柴守礼当街调戏民女以示庆祝,搞的郭荣打也不是,骂也不行,只能装作不知道),房上没一块瓦,家里没有一分钱;这柴荣也因此自小就跟着郭威,可以说是郭威一手带大的,为了郭家的生计,柴荣还经常在外卖个雨伞、贩个布匹,补贴家用(这点和后唐明宗的养子后唐末帝李从珂相似,李从珂也曾经卖柴来补贴家用),郭威很是感动,干脆就收了柴荣当义子,改名叫郭荣。

    二三十年的相处,郭威和郭荣虽然不是亲生父子,可是感情还是极好的,再加上郭荣自身条件不错,虽然自身贫寒,认字不多(五代的帝王认字都不多,可有不少还是挺爱学习的,比如后唐明宗李嗣源就不不识字,可是他很爱学习,经常让枢密使安重诲读书给他听,哪知道安重诲也是个半瓶咣当,他也识字不多,每次上课讲的是不知所云,驴头不对马嘴,李嗣源听的是云笼雾罩,两人经常大眼瞪小眼),可是性格沉稳,长相英武,精于骑射,而且处世老道,在官员中毕竟有名望。

    于是,郭威就想把远在关中的养子给召回来,让他当开封府尹,跟着自己熟悉熟悉政务,为以后的顺利接班奠定基础。可惜,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老兄弟王峻看郭荣不顺眼,就在郭威的面前三阴风点阴火的,阻挠郭荣回京。

    郭威又不是傻子,而且还以知人善用著称,相处了二三十年的儿子是什么样子,他心里还是有数的,只不过看在王峻多年兄弟的情分上,再加上放弃了疯狂造子计划之后,郭威的身体也好了一些,于是,也就收回了招郭荣的意思。郭威虽然对王峻还是信任的,可出于多年来谨慎的习惯,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郭荣的威望,他还是下诏各地,征求地方官员对于朝政大局的看法。

    这诏令下达以后,郭荣第一个上书朝廷,提出了“充塞关中、强干弱枝、薄税养民、驻兵灵武、攻取陇右”的政策。郭威看了以后是洋洋得意,就把郭荣的奏章拿给王濮、李谷、魏仁浦等中枢官员们。

    这封奏章写得确实好,它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根据眼前具体的形势,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毫无疑问,这封奏章在朝廷的重臣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一来是惊诧与郭荣的才华,二来,这些重臣都是聪明人,见郭威连声称赞,极力的夸耀郭荣,大家伙儿立刻就明白了郭威是什么意思。有些人就立刻提出来召回郭荣,让郭荣来参赞朝政。

    郭威呵呵一笑,反而拒绝了群臣的提议,只是让郭荣来具体负责移民的事务。这奏章的内容,在关中作为试点,首先实行起来。

    永兴(长安)晋王府。

    “王先生,眼下父皇已经同意了我们的奏章,而且还让我都督关中,全权负责移民练兵事务,您看我们应当怎么做呢?”郭荣将刚刚接到的圣旨,顺手递给了坐在一旁正细细品茶的王朴,虚心的请教道。

    “不知王爷,您想从何处入手啊?”王朴接过圣旨,随意的看了两眼,就放在了一边,在他看了,这道圣旨的下达是板上钉钉、水到渠成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过于关注。原因很简单。皇帝年纪一大,膝下只有郭荣这一个儿子,这皇位的传承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郭威又不糊涂,他一定会想办法来提高郭荣的威望,免得像后汉高祖刘知远那样,留下一个黄口小儿镇不住台面。而且,这次郭威下诏求策,本就是个烟幕弹,有严重的作弊嫌疑,这诏书还没有下达呢,郭威就已经秘密通知郭荣早做准备了。

    “王先生,寡人想先办民政,妥善安置移民。”

    “王爷这么想,就对了。王爷,这充塞关中,事实上并不是咱们想出来的,而是陛下的计划,我们只不过是在迎合陛下而已。不过正是因为陛下关注,这件事情,咱们就更应该把它给办好才对。关中十室九空,土地无主,到处都是荒地,这是移民的首要条件。可百姓迁移到关中能不能活下来,就要靠官府的作用了。现今中原流言四起,说是契丹要南下,那么第一批到达关中的百姓,可和以后在官府命令下被逼迫迁移的人相比较,他们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要有点钱,二要力气;没钱的百姓就算是有战乱,也跑不太远,而且中原战乱多年,打仗也算是司空见惯了,没有钱很多人明知道有难也无心逃走,另外,就是那些逃亡的人,大多都年轻力壮,年老体弱的人,一来乡土情重,二来也不愿意拖累家里,所以,那老弱病残是不会逃走的。有这两个特点,我们就很容易妥善安置。有钱,我们就可以低价卖粮食给他们,有气力就可以种地、建房子。我们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把这批人安置在什么地方才好。”

    “既然他们比较有力气,那就把他们安置在永兴附近吧,永兴附近土地肥沃,而且还正好处于关中,一旦四边有事,随时可以把他们组织起来御敌。”郭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