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建议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
王在晋的保守策略,使得他很难在朝中赢得太多支持,底下人也多有不满。
八月,他被调离辽地,调为南京兵部尚书,取而代之的,是当今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帝师孙承宗。
孙承宗上任后,对辽西军队有很大动作,裁撤了一部分老弱病残,编练了不少新军,同时,提拔了一大批年轻将领,将关宁将门整合的更加紧密,关宁军的雏形,已经形成了。
这其中,受益最大的,便是收复前屯‘大功’的赵率教了。
在孙承宗的力保之下,赵率教已经贵为总兵。
与此同时,孙承宗坐镇辽西,天津巡抚李邦华坐镇天津,登莱巡抚袁可立坐镇登莱,大明对后金军的固有防守体系,也基本成型了。
此时,孙承宗正在前屯视察防务,李元庆便直接乘船赶往前屯。
毛文龙的保守姿态,也让李元庆明白了更多更深层次的东西。
虽然李元庆也算是毛文龙的亲兵序列了,但亲兵和亲兵还是有区别……
一路上,李元庆也在仔细思虑,孙承宗为何要见他?他究竟有什么特长,能让别人瞩目?
从沈阳一路走到现在,李元庆几乎就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杀过的鞑子就算不多,也至少千八百。
按功绩来算,怕能甩开赵率教几十条街。
但事实却是,赵率教已经贵为总兵,而李元庆还只是区区一个游击。
当然,赵率教出身比李元庆高贵几百倍,也有着孙承宗‘千金买马骨’的意思,但孙承宗这种支持力度,却不能不让人有心思。
东江,格局究竟是太小啊。
大鱼,只有在大河里,才会活的更好。
但若直接跳到辽西,却也绝对不智。
先不说错综复杂的将门纠结,最起码,在东江,李元庆还有长生岛,他的长生岛,但辽西的窘境,这点土地,又能干点什么?
一路行程很顺利。
前屯李元庆已经来过几次,并不陌生。
只不过,与之前那次相比,前屯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本流散的难民已经不见了,堡外,多了不少新建的民居,过往百姓身上虽还有菜色,但与之前,已经有了巨大的改观。
进入堡内,街道也收拾的很利索,两边店铺,看着还算兴旺,来往人流虽不多,但却更规整。
李元庆不由也暗自点头。
赵率教之所以青史留名,确实是有他的本事。
当然,也可能是孙承宗在这,面子工程不少。
来到官厅,李元庆直接通报了姓名,很快,便得到了传信,阁老让李元庆进去。
面对孙承宗这位巨擘,李元庆也收拾起了自己的心思,简单整理了一下仪容,跟在仆从身后,快步走进了屋内。
之前,方震儒曾经在这官厅内宴请过李元庆和张盘、陈忠,李元庆并不陌生,此时,室内景色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孙承宗的名头摆在这,李元庆也不自禁的开始有些紧张起来。
“李将军,您请在这稍待,阁老等下就过来。”仆从说完,轻轻的离去。
李元庆哪敢真坐,赶忙拱手。
窥一斑可见全豹。
仅看这仆从的态势,并没有‘宰相门前七品官’的傲气,这也让李元庆稍稍放松了一些,大名鼎鼎的孙阁老,应该并不是喜欢摆花架子之人。
不多时,一位年约六旬、一身紫色蟒袍的老者,在一个小厮的搀扶下,从内间走了出来。
李元庆赶忙跪地,“卑职东江军长生岛都司李元庆,见过阁老。”
说着,重重磕了几个头。
孙承宗淡淡一笑,“李将军,快快请起。给李将军看座。”
“是。”小厮忙给李元庆搬来了座位。
“谢阁老。”李元庆小心站起身来,也不敢真坐,半个屁股稍稍碰到木墩座位,恭敬看向孙承宗。
孙承宗面向很宽厚,眉毛和头发,都已经可以看到很多白丝,但他精神状态很好,一双眼睛,囧囧有神。
他笑着看着李元庆,“李将军,老夫可是早就听过你的大名了。本来,老夫早想见你,可惜,这一段时间事务繁杂,这几天,才有了时间。”
李元庆赶忙恭敬拱手道:“阁老抬爱了。卑职粗鄙武夫,微末之功,不足挂齿。”
孙承宗一笑,“李将军,你也不必过于自谦,你生擒扈尔汉,包括前些时日的旅顺之战,都做的很好嘛。”
看着孙承宗态度和蔼,李元庆也稍稍放松了一些。
在孙承宗的要求之下,李元庆简要将旅顺守卫战的经过,对他叙述了一遍。
孙承宗闻言,眉头紧皱,久久不语。
李元庆明了,孙承宗的堡垒策略,现在应该成型了,所以,他很看重此次旅顺守卫战成功的经过。
李元庆也不多言,静静等待着孙承宗的思虑。
良久,孙承宗笑道:“李将军,依你看,若在辽西筑堡,该如何应对后金攻势?”
来了。
李元庆一个机灵,脑海飞速旋转。
孙承宗要在辽西筑堡,采用定点防守策略,恐怕,这已经是定局。也是多方所愿。
即便知道这会拖垮大明的财政,但李元庆在这时又岂敢多言?
仔细思虑一番,李元庆道:“回阁老,卑职以为,筑堡,最重要的就是要挟地利之势,卡主辽西的几个要点,阻挡后金攻略辽西的必经之路。”
孙承宗点了点头,李元庆这话并没有太多营养,他以眼神示意李元庆继续。
李元庆顿了顿,偷偷瞟了孙承宗一眼。
想在老孙的心里留下影子,那必须要来点猛药,却还不能犯忌讳。
“阁老,卑职以为,我大明对后金的了解,在之前,其实有很多错误。”李元庆小心试探,偷偷看向孙承宗。
孙承宗眉头一皱,“哦?何解?”
李元庆继续道:“阁老,后金其实并不只善野战,也极其善攻城。当年,沈阳,辽阳,广宁,包括西平堡,都是后金克城而下。卑职当年在镇江,以及之前在旅顺,都曾经面对过后金的攻城。以卑职之见,即便城池地势险要,但只要有时间,后金军就可以推土填沟,弥补地势的不足。而这些人,大都是我汉人的奴隶,根本不会浪费后金的军力。所以,在堡城设立之时,这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很大因素。”
孙承宗点点头,长叹息一声道:“鞑虏野蛮,这是我大明之痛。李将军,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李元庆道:“要预防鞑子这种推土攻势,卑职以为,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必须要保证堡城坚固,道路畅通,一旦发生战事,援军能尽快赶到。”
孙承宗缓缓点点头。
李元庆又道:“再者,便是要在城池内,设置一些远程防守利器,可以在远距离,压制鞑子的推进攻势。这也是卑职在旅顺之战中亲身得来的经验。一旦克阻鞑子的推土攻势,他们就没有太大办法,只能拖延时间,利用夜间或是其他时候,来进行推土。这将会给我军更多的时间。也会给我军更多的机会,阻断他们的攻势。”
孙承宗看向李元庆,“李将军,不知你所说的远程防守利器,是为何物?”
李元庆忙道:“阁老,卑职听闻,我大明早年曾从澳门的夷人手里,购买过一种红衣大炮。这种大炮,远胜我大明的土炮,威力强大,射程可以达到一里半之外。若能在要塞堡城,设置这种利器,必将事半功倍,使鞑子不可前进半步。”
这办法,是袁督师在修宁远城的时候,提出来,并具体开始实施。
此时,李元庆直接直白的告诉孙承宗。
以孙承宗的能量,什么饷银、辎重,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与其让这帮关宁军的大佬们,把钱花在奢靡的生活上,倒不如多买些红衣大炮,就算让洋鬼子赚点银子,但这些东西起码有用,不至于白白浪费。
等以后李元庆真正稳定下来,建立了海军,早晚要让这些洋鬼子,把吃到嘴里的吐出来。
孙承宗闻言沉思良久。
以他的阅历,自是知晓红衣大炮的事情,事实上,在他的麾下,也有一位文臣,对这红衣大炮很是推崇。
此时,李元庆这一线将领,是从实战中得出来的宝贵经验,便更平添了在孙承宗心里的分量。
“呵呵。这件事情,老夫记下了。李将军,关于鞑子,你还有什么想法?”
孙承宗又对李元庆提出了不少问题,都是询问鞑子的作战习惯以及生活习惯。
在这方面,李元庆都很了解,一一对孙承宗做出了解答。
从中午一直持续到下午,几个时辰过去,两人饭都没吃,孙承宗还有些意犹未尽,这时,小厮跑过来,对孙承宗耳语几句。
孙承宗有些疲惫的一笑,“呵呵,说的太尽兴了,老夫都忘了时间。元庆,你也饿了吧?正好,晚上有个晚宴,你也来参加吧。”
他说着,摆手对身边小厮道:“带李将军下去好好休息。”
“是。”小厮恭敬一礼,对李元庆道:“李将军,您请跟我来。”
听到孙承宗不再叫自己李将军,而是叫元庆,李元庆的嘴角边微微翘了起来,今天的口水总算没有白费,忙恭敬道:“阁老,卑职先告退了。”
************************************************************
回书友天下纵横,你的功底很深,很多问题很清晰,思路也很准确。
具体到猪脚,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时间,此时只是天启二年,朝廷庞大无比,很多东西,文臣可以做,但武将绝不能做。
猪脚考虑的,先是生存,再是升官,军功,积蓄自己的实力。
第二点,东江的问题。
猪脚是东江出身,想改变不难,但想立功,还是在东江。
过早陷入与文臣的纠葛,并没有太多好处。
~~~~~~~
王在晋的保守策略,使得他很难在朝中赢得太多支持,底下人也多有不满。
八月,他被调离辽地,调为南京兵部尚书,取而代之的,是当今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帝师孙承宗。
孙承宗上任后,对辽西军队有很大动作,裁撤了一部分老弱病残,编练了不少新军,同时,提拔了一大批年轻将领,将关宁将门整合的更加紧密,关宁军的雏形,已经形成了。
这其中,受益最大的,便是收复前屯‘大功’的赵率教了。
在孙承宗的力保之下,赵率教已经贵为总兵。
与此同时,孙承宗坐镇辽西,天津巡抚李邦华坐镇天津,登莱巡抚袁可立坐镇登莱,大明对后金军的固有防守体系,也基本成型了。
此时,孙承宗正在前屯视察防务,李元庆便直接乘船赶往前屯。
毛文龙的保守姿态,也让李元庆明白了更多更深层次的东西。
虽然李元庆也算是毛文龙的亲兵序列了,但亲兵和亲兵还是有区别……
一路上,李元庆也在仔细思虑,孙承宗为何要见他?他究竟有什么特长,能让别人瞩目?
从沈阳一路走到现在,李元庆几乎就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杀过的鞑子就算不多,也至少千八百。
按功绩来算,怕能甩开赵率教几十条街。
但事实却是,赵率教已经贵为总兵,而李元庆还只是区区一个游击。
当然,赵率教出身比李元庆高贵几百倍,也有着孙承宗‘千金买马骨’的意思,但孙承宗这种支持力度,却不能不让人有心思。
东江,格局究竟是太小啊。
大鱼,只有在大河里,才会活的更好。
但若直接跳到辽西,却也绝对不智。
先不说错综复杂的将门纠结,最起码,在东江,李元庆还有长生岛,他的长生岛,但辽西的窘境,这点土地,又能干点什么?
一路行程很顺利。
前屯李元庆已经来过几次,并不陌生。
只不过,与之前那次相比,前屯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本流散的难民已经不见了,堡外,多了不少新建的民居,过往百姓身上虽还有菜色,但与之前,已经有了巨大的改观。
进入堡内,街道也收拾的很利索,两边店铺,看着还算兴旺,来往人流虽不多,但却更规整。
李元庆不由也暗自点头。
赵率教之所以青史留名,确实是有他的本事。
当然,也可能是孙承宗在这,面子工程不少。
来到官厅,李元庆直接通报了姓名,很快,便得到了传信,阁老让李元庆进去。
面对孙承宗这位巨擘,李元庆也收拾起了自己的心思,简单整理了一下仪容,跟在仆从身后,快步走进了屋内。
之前,方震儒曾经在这官厅内宴请过李元庆和张盘、陈忠,李元庆并不陌生,此时,室内景色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孙承宗的名头摆在这,李元庆也不自禁的开始有些紧张起来。
“李将军,您请在这稍待,阁老等下就过来。”仆从说完,轻轻的离去。
李元庆哪敢真坐,赶忙拱手。
窥一斑可见全豹。
仅看这仆从的态势,并没有‘宰相门前七品官’的傲气,这也让李元庆稍稍放松了一些,大名鼎鼎的孙阁老,应该并不是喜欢摆花架子之人。
不多时,一位年约六旬、一身紫色蟒袍的老者,在一个小厮的搀扶下,从内间走了出来。
李元庆赶忙跪地,“卑职东江军长生岛都司李元庆,见过阁老。”
说着,重重磕了几个头。
孙承宗淡淡一笑,“李将军,快快请起。给李将军看座。”
“是。”小厮忙给李元庆搬来了座位。
“谢阁老。”李元庆小心站起身来,也不敢真坐,半个屁股稍稍碰到木墩座位,恭敬看向孙承宗。
孙承宗面向很宽厚,眉毛和头发,都已经可以看到很多白丝,但他精神状态很好,一双眼睛,囧囧有神。
他笑着看着李元庆,“李将军,老夫可是早就听过你的大名了。本来,老夫早想见你,可惜,这一段时间事务繁杂,这几天,才有了时间。”
李元庆赶忙恭敬拱手道:“阁老抬爱了。卑职粗鄙武夫,微末之功,不足挂齿。”
孙承宗一笑,“李将军,你也不必过于自谦,你生擒扈尔汉,包括前些时日的旅顺之战,都做的很好嘛。”
看着孙承宗态度和蔼,李元庆也稍稍放松了一些。
在孙承宗的要求之下,李元庆简要将旅顺守卫战的经过,对他叙述了一遍。
孙承宗闻言,眉头紧皱,久久不语。
李元庆明了,孙承宗的堡垒策略,现在应该成型了,所以,他很看重此次旅顺守卫战成功的经过。
李元庆也不多言,静静等待着孙承宗的思虑。
良久,孙承宗笑道:“李将军,依你看,若在辽西筑堡,该如何应对后金攻势?”
来了。
李元庆一个机灵,脑海飞速旋转。
孙承宗要在辽西筑堡,采用定点防守策略,恐怕,这已经是定局。也是多方所愿。
即便知道这会拖垮大明的财政,但李元庆在这时又岂敢多言?
仔细思虑一番,李元庆道:“回阁老,卑职以为,筑堡,最重要的就是要挟地利之势,卡主辽西的几个要点,阻挡后金攻略辽西的必经之路。”
孙承宗点了点头,李元庆这话并没有太多营养,他以眼神示意李元庆继续。
李元庆顿了顿,偷偷瞟了孙承宗一眼。
想在老孙的心里留下影子,那必须要来点猛药,却还不能犯忌讳。
“阁老,卑职以为,我大明对后金的了解,在之前,其实有很多错误。”李元庆小心试探,偷偷看向孙承宗。
孙承宗眉头一皱,“哦?何解?”
李元庆继续道:“阁老,后金其实并不只善野战,也极其善攻城。当年,沈阳,辽阳,广宁,包括西平堡,都是后金克城而下。卑职当年在镇江,以及之前在旅顺,都曾经面对过后金的攻城。以卑职之见,即便城池地势险要,但只要有时间,后金军就可以推土填沟,弥补地势的不足。而这些人,大都是我汉人的奴隶,根本不会浪费后金的军力。所以,在堡城设立之时,这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很大因素。”
孙承宗点点头,长叹息一声道:“鞑虏野蛮,这是我大明之痛。李将军,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李元庆道:“要预防鞑子这种推土攻势,卑职以为,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必须要保证堡城坚固,道路畅通,一旦发生战事,援军能尽快赶到。”
孙承宗缓缓点点头。
李元庆又道:“再者,便是要在城池内,设置一些远程防守利器,可以在远距离,压制鞑子的推进攻势。这也是卑职在旅顺之战中亲身得来的经验。一旦克阻鞑子的推土攻势,他们就没有太大办法,只能拖延时间,利用夜间或是其他时候,来进行推土。这将会给我军更多的时间。也会给我军更多的机会,阻断他们的攻势。”
孙承宗看向李元庆,“李将军,不知你所说的远程防守利器,是为何物?”
李元庆忙道:“阁老,卑职听闻,我大明早年曾从澳门的夷人手里,购买过一种红衣大炮。这种大炮,远胜我大明的土炮,威力强大,射程可以达到一里半之外。若能在要塞堡城,设置这种利器,必将事半功倍,使鞑子不可前进半步。”
这办法,是袁督师在修宁远城的时候,提出来,并具体开始实施。
此时,李元庆直接直白的告诉孙承宗。
以孙承宗的能量,什么饷银、辎重,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与其让这帮关宁军的大佬们,把钱花在奢靡的生活上,倒不如多买些红衣大炮,就算让洋鬼子赚点银子,但这些东西起码有用,不至于白白浪费。
等以后李元庆真正稳定下来,建立了海军,早晚要让这些洋鬼子,把吃到嘴里的吐出来。
孙承宗闻言沉思良久。
以他的阅历,自是知晓红衣大炮的事情,事实上,在他的麾下,也有一位文臣,对这红衣大炮很是推崇。
此时,李元庆这一线将领,是从实战中得出来的宝贵经验,便更平添了在孙承宗心里的分量。
“呵呵。这件事情,老夫记下了。李将军,关于鞑子,你还有什么想法?”
孙承宗又对李元庆提出了不少问题,都是询问鞑子的作战习惯以及生活习惯。
在这方面,李元庆都很了解,一一对孙承宗做出了解答。
从中午一直持续到下午,几个时辰过去,两人饭都没吃,孙承宗还有些意犹未尽,这时,小厮跑过来,对孙承宗耳语几句。
孙承宗有些疲惫的一笑,“呵呵,说的太尽兴了,老夫都忘了时间。元庆,你也饿了吧?正好,晚上有个晚宴,你也来参加吧。”
他说着,摆手对身边小厮道:“带李将军下去好好休息。”
“是。”小厮恭敬一礼,对李元庆道:“李将军,您请跟我来。”
听到孙承宗不再叫自己李将军,而是叫元庆,李元庆的嘴角边微微翘了起来,今天的口水总算没有白费,忙恭敬道:“阁老,卑职先告退了。”
************************************************************
回书友天下纵横,你的功底很深,很多问题很清晰,思路也很准确。
具体到猪脚,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时间,此时只是天启二年,朝廷庞大无比,很多东西,文臣可以做,但武将绝不能做。
猪脚考虑的,先是生存,再是升官,军功,积蓄自己的实力。
第二点,东江的问题。
猪脚是东江出身,想改变不难,但想立功,还是在东江。
过早陷入与文臣的纠葛,并没有太多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