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番薯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一秒记住【笔趣看 www.biqukan.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
丫头的事儿看似是一件小事儿,但其背后的波动,却远非表面那么简单,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对于此,李元庆也不敢怠慢,详尽嘱咐了渠敏秋,让她一定要把这件事情盯好了。
早饭的时候,李元庆又特意嘱咐了张芸娘,让她和渠敏秋双管齐下,一定要将此事落入掌控之中。
张芸娘和渠敏秋都知道此事事关重大,甚至,会直接影响到长生岛接下来的格局,两女自然也不敢再耍小性子,郑重将事情应承下来。
放在平时,李元庆一般都是陪着后宅吃晚饭。
主要是带动一下情绪,大家每天都有个见面的机会。
这也是女人多的坏处。
否则,十天半月、甚至一年、几年都见不到自己的男人,感情好那才有鬼了。
但此时,长生岛各项事务繁忙,李元庆一出去基本就是一天,每天回来,基本都是深更半夜了,全家一起吃晚饭便也不现实,李元庆便将全家吃饭的时间改在了早上,大概8点钟左右。
这个时节,孩子们也都醒了,女眷们也到了要‘上班’的时候,倒也是刚刚好。
因为条件所限,也为了人力能得到最大化利用,李元庆的后宅在长生岛的这些产业中,除了要雇佣当值的掌柜、伙计、‘服务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李元庆也会安排他的一个妻妾,去店里帮忙、坐镇。
从后世走来,李元庆非常明了,女人,必须要给她们这些正经的事情做,否则,她们的精力无处发泄,后宅不着火那才有鬼了。
当然,这一切,都要在张芸娘和渠敏秋的掌控之下,对于她们两女,李元庆自是要给予足够的尊重。
而有张芸娘和渠敏秋坐镇,李元庆也不用担心发生他会被戴绿帽的情况,一切都处在合理而有序的掌控之下。
有着李元庆的作用力,长生岛各个店铺、铺面,除了基本的掌柜、伙计,基本都会雇佣一些女性‘服务员’。
一来是为了创造就业岗位,二来,像是这些服务行业,女性的亲和力着实要比男人强大不多,赏心悦目,也会让买卖好上不少。
而有着这些女性的榜样,李元庆也一直在思虑,继续提高长生岛女性的地位,甚至,把女性招入军队。
比如说医护兵。
长生岛的辅兵系统虽是发达,长生营也基本实现了半火器化,但这个时代,还是属于冷兵器与热~兵器交割的时代,每一场战争,即便是长生营,也会有很大的伤亡。
在这种状态下,一些女医护兵的加入,在某种程度上,会调解伤兵的心情,而且,在医护方面,女性明显比男性更加细心。
而女医护兵的加入,待遇的提高,势必,也会更加增强长生岛的向心力,将岛上的核心,牢牢的围绕在李元庆周围。
不论是此时还是后世,即便有着先知先觉,但李元庆不是神仙,万事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他一直信奉一点,“在无法掌控大局的情况下,首先要做好自己。”
从广宁加入毛文龙的队伍,一直到现在在长生岛建立基业,李元庆一直将这句话当做他的座右铭。
事实来看,这句话的效果,相当不错。
陪一众老婆孩子吃过了早饭,李元庆直接来到了官厅。
这时,一众主要军官们、商老六、马管家,以及诸部民事的负责人,都已经到了。
这也是李元庆此次回岛之后,新立的一个规矩。
在长生岛,李元庆虽是德高望重,一手建立起来的基业,但他一出征就是大半年,潜移默化之间,岛上的一些事务,尤其是人与人之间,难免要发生一些波动。
对人事的掌控,便更为重要。
此时,就算是很忙,要安置镇江民众,要部署防务等诸多任务,但李元庆还是决定每天都来开一个早会,大家见个面,具体部署一下任务,熟悉一下,哪怕时间很短,却也更有利于李元庆掌握各人的情绪波动。
从而,将大局牢牢的掌控在手中。
看到李元庆过来,众人纷纷行礼。
商老六笑道:“将军,今天军务方面任务要少一些,更多的,还是民事方面。”
说着,他指着一旁的沙盘,“南信口城池周边,已经安置了两万多移民。在西南面的平原上,也安置下了一万多人。还有一万多,急需安置。不过,将军,到底是将他们安置到城池西面的山坡上,还是西南面的平原,此事,还需您来决定。”
李元庆笑着点了点头,示意商老六急需。
商老六继续道:“将军,诸位同僚,若是将移民安置到西南面的海滩平原,自是最为合适,将节省我们不少人力。但这一来,势必要占用不少已经收拾好的良田。而若是安置到西面的山坡,便不会占用良田。只不过,此事费时费力,难免要花费不少功夫啊。”
众人闻言都是一阵议论纷纷。
李元庆的眉头也微微皱起来。
按照李元庆的本意,之所以不计成本,花空心思,将镇江城的百姓迁徙到长生岛,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加大长生岛的产出,尤其是农业方面。
长生岛最为华夏第七大岛,资源贮备可以说是相当丰厚,莫说长生岛此时人口只有十万出头,便是百万,甚至二百万,养活下来,也绰绰有余。
更不要提,还有中岛和西岛了。
但现在的问题,是交通等各方面的限制,岛上西部、西北部、西南部诸多区域,还是密密麻麻的原始森林,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
此时人力虽足,但却并没有后世的挖掘机、大吊车,想要大规模大兴土木,人力和畜力缺一不可。
长生岛此时物资虽是充盈,但畜力却严重不足,尤其是牛马骡子这种有大力气,可以干大力气活的牲畜。
李元庆此时虽还有近3000匹战马,但这些宝贝,显然不能去做这些粗活。
此时,听到商老六的提出这个问题,李元庆一时也有些愁眉不展。
正如商老六所言,若想省事儿,自是以南部平原安置移民最简单,但不要忘了,此时是农业社会,远不是后世的工业社会。
老百姓要种田,总不能跑到几十里之外吧?
就算早上出门,这一来一回间,天怕都要黑了,还干什么活儿呢?
马管家道:“将军,诸位同僚,依照卑职的意思,咱们最好还是原定计划来实施。将移民中的士绅豪商集团,并向城池附近区域,百姓们,则还是按照原定规划,将他们将有土地的地方分散迁徙。这样做,短时间来看确实有些困难,但长远来看,却是省时省力。咱们不用再费第二遍力气。”段喜亮点了点头,“马爷所言不错。只不过,若是这般,必定要花费不少时日。很可能,因此会耽误今年的春耕啊。”
辽地因为气候寒冷,作物多半都是一年一熟,远不能与江南相比,更不要提海南了。
这一来,春耕便尤为重要。
一旦错过,那这些百姓们未来一年的吃喝拉撒,只能由李元庆来掏腰包了。
这是李元庆很难承受的沉重。
但若不这般,能耕种的田地只能在附近区域,也是寥寥,加之农民们无法切实分得田地,很容易滋生不好的隐患。
官沧海这时道:“难,总是要难的。我也建议走之前的原定计划。咱们长生岛渔业发达,就算不种庄稼,种些各种菜,却没有多大问题。今年难一年,明年,却是一个好开端。”
许黑子也道:“将军,卑职也赞成马爷的意见。一路走过来,什么苦咱们弟兄们没受过,又怎的可能怕了这一时?”
李元庆缓缓点了点头,“既然大家没意见,那咱们就按照原定计划来实施。诸位兄弟,事务虽是繁杂,但只要诸位兄弟同心协力,一定能顺利度过难关!”
“是!”
…………
早会散了场,各人纷纷去忙活。
李元庆却是留下了官沧海和许黑子。
来到官厅门外的‘停车场’,李元庆道:“官兄弟,许兄弟,你们有没有听过番薯这种东西?”
“番薯?这是什么?”许黑子疑惑的看向了李元庆。
他是北地人,显然有些一头雾水。
官沧海却是一愣,“将军,您可是说的一种圆乎乎、眼色有些暗、像是萝卜一样的东西?吃起来软软的、甜甜的,口感很不错?”
李元庆不由大喜,“沧海,你见到过这东西?”
官沧海忙道:“将军,卑职一时也有些吃不准。早年,卑职在南面混时,在福建和江南一带,都曾见过这东西,也吃过。听闻,这些东西,是徐阁老从几个福建商人手里弄来,在南京一带推广了一段时间,曾经有不少人种植。但现在形势怎样,卑职也说不好。”
李元庆简直大喜。
番薯就是地瓜。
这种东西,好吃还好养活,关键是产量极高,也不用怎么精心呵护。
在记忆里,李元庆模糊的记得,正是大名鼎鼎的徐光启,将这种作物推广,只不过,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其力度远远不够,并没有成为明末的救命稻草。
事实上,地瓜这东西,若是能在山西、陕西,包括河南、湖广一带推广开来,明末的流民造反,或许就不会这么严重。
“沧海,黑子,此事可真是救命啊!这样,沧海,黑子,你们现在便即刻启程,前往南京,去寻购这些番薯的种子。越快越好,多多益善。只要此事做成,我必定给你们记上一大功!”
官沧海和许黑子顿时一怔。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的将军居然会对这样一种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农作物,花费这么多心思。
但李元庆发了话,两人也不敢怠慢,赶忙招呼亲兵收拾利索,直奔码头而去。
**************************************************************
~~~~~~
丫头的事儿看似是一件小事儿,但其背后的波动,却远非表面那么简单,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对于此,李元庆也不敢怠慢,详尽嘱咐了渠敏秋,让她一定要把这件事情盯好了。
早饭的时候,李元庆又特意嘱咐了张芸娘,让她和渠敏秋双管齐下,一定要将此事落入掌控之中。
张芸娘和渠敏秋都知道此事事关重大,甚至,会直接影响到长生岛接下来的格局,两女自然也不敢再耍小性子,郑重将事情应承下来。
放在平时,李元庆一般都是陪着后宅吃晚饭。
主要是带动一下情绪,大家每天都有个见面的机会。
这也是女人多的坏处。
否则,十天半月、甚至一年、几年都见不到自己的男人,感情好那才有鬼了。
但此时,长生岛各项事务繁忙,李元庆一出去基本就是一天,每天回来,基本都是深更半夜了,全家一起吃晚饭便也不现实,李元庆便将全家吃饭的时间改在了早上,大概8点钟左右。
这个时节,孩子们也都醒了,女眷们也到了要‘上班’的时候,倒也是刚刚好。
因为条件所限,也为了人力能得到最大化利用,李元庆的后宅在长生岛的这些产业中,除了要雇佣当值的掌柜、伙计、‘服务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李元庆也会安排他的一个妻妾,去店里帮忙、坐镇。
从后世走来,李元庆非常明了,女人,必须要给她们这些正经的事情做,否则,她们的精力无处发泄,后宅不着火那才有鬼了。
当然,这一切,都要在张芸娘和渠敏秋的掌控之下,对于她们两女,李元庆自是要给予足够的尊重。
而有张芸娘和渠敏秋坐镇,李元庆也不用担心发生他会被戴绿帽的情况,一切都处在合理而有序的掌控之下。
有着李元庆的作用力,长生岛各个店铺、铺面,除了基本的掌柜、伙计,基本都会雇佣一些女性‘服务员’。
一来是为了创造就业岗位,二来,像是这些服务行业,女性的亲和力着实要比男人强大不多,赏心悦目,也会让买卖好上不少。
而有着这些女性的榜样,李元庆也一直在思虑,继续提高长生岛女性的地位,甚至,把女性招入军队。
比如说医护兵。
长生岛的辅兵系统虽是发达,长生营也基本实现了半火器化,但这个时代,还是属于冷兵器与热~兵器交割的时代,每一场战争,即便是长生营,也会有很大的伤亡。
在这种状态下,一些女医护兵的加入,在某种程度上,会调解伤兵的心情,而且,在医护方面,女性明显比男性更加细心。
而女医护兵的加入,待遇的提高,势必,也会更加增强长生岛的向心力,将岛上的核心,牢牢的围绕在李元庆周围。
不论是此时还是后世,即便有着先知先觉,但李元庆不是神仙,万事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他一直信奉一点,“在无法掌控大局的情况下,首先要做好自己。”
从广宁加入毛文龙的队伍,一直到现在在长生岛建立基业,李元庆一直将这句话当做他的座右铭。
事实来看,这句话的效果,相当不错。
陪一众老婆孩子吃过了早饭,李元庆直接来到了官厅。
这时,一众主要军官们、商老六、马管家,以及诸部民事的负责人,都已经到了。
这也是李元庆此次回岛之后,新立的一个规矩。
在长生岛,李元庆虽是德高望重,一手建立起来的基业,但他一出征就是大半年,潜移默化之间,岛上的一些事务,尤其是人与人之间,难免要发生一些波动。
对人事的掌控,便更为重要。
此时,就算是很忙,要安置镇江民众,要部署防务等诸多任务,但李元庆还是决定每天都来开一个早会,大家见个面,具体部署一下任务,熟悉一下,哪怕时间很短,却也更有利于李元庆掌握各人的情绪波动。
从而,将大局牢牢的掌控在手中。
看到李元庆过来,众人纷纷行礼。
商老六笑道:“将军,今天军务方面任务要少一些,更多的,还是民事方面。”
说着,他指着一旁的沙盘,“南信口城池周边,已经安置了两万多移民。在西南面的平原上,也安置下了一万多人。还有一万多,急需安置。不过,将军,到底是将他们安置到城池西面的山坡上,还是西南面的平原,此事,还需您来决定。”
李元庆笑着点了点头,示意商老六急需。
商老六继续道:“将军,诸位同僚,若是将移民安置到西南面的海滩平原,自是最为合适,将节省我们不少人力。但这一来,势必要占用不少已经收拾好的良田。而若是安置到西面的山坡,便不会占用良田。只不过,此事费时费力,难免要花费不少功夫啊。”
众人闻言都是一阵议论纷纷。
李元庆的眉头也微微皱起来。
按照李元庆的本意,之所以不计成本,花空心思,将镇江城的百姓迁徙到长生岛,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加大长生岛的产出,尤其是农业方面。
长生岛最为华夏第七大岛,资源贮备可以说是相当丰厚,莫说长生岛此时人口只有十万出头,便是百万,甚至二百万,养活下来,也绰绰有余。
更不要提,还有中岛和西岛了。
但现在的问题,是交通等各方面的限制,岛上西部、西北部、西南部诸多区域,还是密密麻麻的原始森林,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
此时人力虽足,但却并没有后世的挖掘机、大吊车,想要大规模大兴土木,人力和畜力缺一不可。
长生岛此时物资虽是充盈,但畜力却严重不足,尤其是牛马骡子这种有大力气,可以干大力气活的牲畜。
李元庆此时虽还有近3000匹战马,但这些宝贝,显然不能去做这些粗活。
此时,听到商老六的提出这个问题,李元庆一时也有些愁眉不展。
正如商老六所言,若想省事儿,自是以南部平原安置移民最简单,但不要忘了,此时是农业社会,远不是后世的工业社会。
老百姓要种田,总不能跑到几十里之外吧?
就算早上出门,这一来一回间,天怕都要黑了,还干什么活儿呢?
马管家道:“将军,诸位同僚,依照卑职的意思,咱们最好还是原定计划来实施。将移民中的士绅豪商集团,并向城池附近区域,百姓们,则还是按照原定规划,将他们将有土地的地方分散迁徙。这样做,短时间来看确实有些困难,但长远来看,却是省时省力。咱们不用再费第二遍力气。”段喜亮点了点头,“马爷所言不错。只不过,若是这般,必定要花费不少时日。很可能,因此会耽误今年的春耕啊。”
辽地因为气候寒冷,作物多半都是一年一熟,远不能与江南相比,更不要提海南了。
这一来,春耕便尤为重要。
一旦错过,那这些百姓们未来一年的吃喝拉撒,只能由李元庆来掏腰包了。
这是李元庆很难承受的沉重。
但若不这般,能耕种的田地只能在附近区域,也是寥寥,加之农民们无法切实分得田地,很容易滋生不好的隐患。
官沧海这时道:“难,总是要难的。我也建议走之前的原定计划。咱们长生岛渔业发达,就算不种庄稼,种些各种菜,却没有多大问题。今年难一年,明年,却是一个好开端。”
许黑子也道:“将军,卑职也赞成马爷的意见。一路走过来,什么苦咱们弟兄们没受过,又怎的可能怕了这一时?”
李元庆缓缓点了点头,“既然大家没意见,那咱们就按照原定计划来实施。诸位兄弟,事务虽是繁杂,但只要诸位兄弟同心协力,一定能顺利度过难关!”
“是!”
…………
早会散了场,各人纷纷去忙活。
李元庆却是留下了官沧海和许黑子。
来到官厅门外的‘停车场’,李元庆道:“官兄弟,许兄弟,你们有没有听过番薯这种东西?”
“番薯?这是什么?”许黑子疑惑的看向了李元庆。
他是北地人,显然有些一头雾水。
官沧海却是一愣,“将军,您可是说的一种圆乎乎、眼色有些暗、像是萝卜一样的东西?吃起来软软的、甜甜的,口感很不错?”
李元庆不由大喜,“沧海,你见到过这东西?”
官沧海忙道:“将军,卑职一时也有些吃不准。早年,卑职在南面混时,在福建和江南一带,都曾见过这东西,也吃过。听闻,这些东西,是徐阁老从几个福建商人手里弄来,在南京一带推广了一段时间,曾经有不少人种植。但现在形势怎样,卑职也说不好。”
李元庆简直大喜。
番薯就是地瓜。
这种东西,好吃还好养活,关键是产量极高,也不用怎么精心呵护。
在记忆里,李元庆模糊的记得,正是大名鼎鼎的徐光启,将这种作物推广,只不过,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其力度远远不够,并没有成为明末的救命稻草。
事实上,地瓜这东西,若是能在山西、陕西,包括河南、湖广一带推广开来,明末的流民造反,或许就不会这么严重。
“沧海,黑子,此事可真是救命啊!这样,沧海,黑子,你们现在便即刻启程,前往南京,去寻购这些番薯的种子。越快越好,多多益善。只要此事做成,我必定给你们记上一大功!”
官沧海和许黑子顿时一怔。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的将军居然会对这样一种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农作物,花费这么多心思。
但李元庆发了话,两人也不敢怠慢,赶忙招呼亲兵收拾利索,直奔码头而去。
**************************************************************